一、 定金和訂金的一樣嗎?預售定金能退嗎?
實際上這兩者在法律依據上差別極其大。
1.定義不同:定金是需要先交付一定的金額作為保證金,具有擔保性質,而訂金卻沒有擔保性質。
2.適用范圍不同:定金適用于大部分的合同,而訂金只適用于一方履行債務時。
3.作用不同:定金一經給付,則發揮制裁違約方,補償守約方的功能;而訂金給付后,如發生一方違約,導致解除合同的情形時,收受訂金的一方必須如數退還訂金。
4.金額不同:定金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20%,超過部分無效。而訂金一般是雙方當事人自行約定。
“訂金”雖不是法律上的“定金”,但在卻經常被使用。一字之差,意思大相徑庭。
所以定金不可退。如果真的在支付定金之后后悔了,可以在支付尾款后申請退款。
《民法典》
第五百八十六條:當事人可以約定一方向對方給付定金作為債權的擔保。定金合同自實際交付定金時成立。
定金的數額由當事人約定;但是,不得超過主合同標的額的百分之二十,超過部分不產生定金的效力。實際交付的定金數額多于或者少于約定數額的,視為變更約定的定金數額。
第五百八十七條:債務人履行債務的,定金應當抵作價款或者收回。給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無權請求返還定金;收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債務或者履行債務不符合約定,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應當雙倍返還定金。
二、你買的商品真的有大降價嗎?
滿屏的“最低價”宣傳看得眼花繚亂,卻不知消費價格戰實則布滿了種種消費陷阱,商家虛構原價的行為涉嫌價格欺詐,賣家構成欺詐的,買家可以要求“退一賠三”。
消費者遇此情況應保留消費憑證和溝通記錄,向電商平臺或消費者協會舉報并索賠。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五十五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的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三、我的快遞丟了,誰負責?
就買賣合同而言,快遞簽收前,商品損壞或損毀的風險由賣家來承擔,買家可以要求賣家重新發貨或者直接申請退款。就運輸合同來說,快遞公司應當對運輸過程中貨物承擔責任。
友情提醒,簽收快遞之前要先開箱驗貨。如果條件不允許,在簽收快遞后最好錄制一段開箱視頻,以防舉證困難。
《民法典》
第六百零四條: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是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第八百三十二條: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賠償責任。但是,承運人證明貨物的毀損、滅失是因不可抗力、貨物本身的自然性質或者合理損耗以及托運人、收貨人的過錯造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四、七天無理由退貨真的可以隨便退嗎?
七天無理由退貨”是指網購消費者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可以無理由退貨,但定做的、鮮活易腐的、報刊、數字化商品等除外。同時,“應當完好”是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的前提。
有的商家不符合除外條件仍然在詳情頁面標明不可退貨,這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
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也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第二十五條:經營者采用網絡、電視、電話、郵購等方式銷售商品,消費者有權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內退貨,且無需說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費者定作的;(二)鮮活易腐的;(三)在線下載或者消費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計算機軟件等數字化商品;(四)交付的報紙、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據商品性質并經消費者在購買時確認不宜退貨的商品,不適用無理由退貨。
雙十一常見詐騙手段
虛假電商物流客服詐騙
詐騙手法: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你的購物信息,然后冒充購物網站的客服,以貨品丟失、產品質量問題等理由,主動提出退款,進而誘導你在虛假的網頁上填寫自己的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信息,從而將你銀行卡內的錢轉走。有些不法分子為了誘導消費者獲得多倍賠款,告訴其需墊付同等資金才可以完成理賠,消費者在騙子一步步引導下 ,最終將錢轉入指定賬戶。
刷單返現詐騙
詐騙手法:不法分子冒充電商,以在雙十一期間提高店鋪銷量、信譽度、好評度為由,通過短視頻平臺、招聘平臺、短信網頁廣告、QQ、微信等發布兼職信息,招募人員進行網絡兼職刷單,刷第一單時騙子會以小額返利,讓你先嘗到甜頭,等交易數額變大后,騙子會以任務未完成、操作不規范、系統卡單等各種理由拒不返款,并誘導你繼續刷聯單、刷大單,當你意識到被騙的時候,騙子早已將你拉黑。
虛假紅包詐騙
詐騙手法:各大電商平臺會以派發紅包的方式為促銷活動預熱,有不法分子借機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等平臺誘騙大家點擊,當你點開紅包后隨即跳轉到其他頁面,并顯示要提供手機號碼、銀行賬號等個人信息才可以領取福利,當你填完信息提交后,卻發現福利并沒有到賬。這是騙子瞄準“雙11”各大電商企業大發紅包的做法,制作山寨網頁,借此收集大量個人信息,進而實施詐騙。
如遇詐騙,請及時撥打110報警。手機下載注冊“國家反詐中心”APP,開啟預警提示功能,可攔截部分詐騙電話。